2016年6月

费马大定理:一个傲娇法国人的诡异故事

 

 

原文作者,James Propp,马萨诸塞大学数学教授

译文作者:333,哆嗒数学网翻译组成员,就读于中南大学数学专业。

 

微信、手机QQ搜索关注 DuoDaaMath 每获得更多数学趣文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duodaa

 

 

这个故事正如数学科普作家西蒙·辛格在一个“数字狂”(Numberphile)视频中所说:这个十七世纪的法国数学家,皮埃尔·德·费马,坐在他的私人图书馆中正读着一本书。他激动地写下了他的一个新发现,就在书的角落里——一个我们如今称为费马大定理,或简写为FLT的断言——但他紧接着写道,书的边角地方太小以至于写不下他的证明。在他还没能跟任何人交流这个问题的细节之前,“他就暴毙而亡了。”

 

 

 

 

.

关于这个版本的费马大定理故事,我有两个疑问,并且它似乎在暗示是主人公的死亡才导致这个重要的数学秘密被久久尘封。首先,我们看过太多遍“秘密在临死前始终说不出口”的电影片段了;这很做作可笑,不是吗?第二,并没有证据表明费马死前写过那样一段话。我们无法回到过去确定他所使用过的墨水,因为在他的注释被人转录之后原书就不见了,但是从费马的信件中我们能够得知,他读这本书是在职业生涯早期,大约1630年代。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个传奇的注释写于他死亡之前二十年。所以辛格在他的视频2分15秒开始杜撰了一个过于戏剧性的故事。他仍然确信费马是带着一个没有向任何人揭示的他所声称的证明归于尘土的。

 

 

多亏了现代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我们才能够知道费马的声称是正确的,他也因为在费马大定理上的著名工作而在不久前获得了阿贝尔奖。但是,费马真的有那个绝妙的证明吗?这正是我今天想要探讨的。当我们讨论这个费马没有揭示的最著名的证明时,我将要告诉你费马确实创造了一个证明方法——一个可以美妙地解决其它的与此类似形式数论问题的方法。

 

 

 

这本使得费马很丢面子的书是他私人抄本的《丢番图算术》。而吸引了费马注意力的那一页上讨论的问题是:将一个平方数分解为两个平方数的和。(5²=4²+3²,20²=16²+12²,再不然分数也行,4² = (16/5)² + (12/5)²,因为丢番图对分数和整数都同样满意。)

 

 

费马在书的边上写道:“然而,你却不可能将一个立方数写成两个立方数之和,也不能将一个四次幂数写成两个四次幂数之和,或者更一般的,任何一个高于二次幂的数都不能写成两个和它同次幂的数之和。我已经发现了一个绝妙的证明,但是这里太窄了,我写不下了。”用现代的记号表示即:若n是一个大于2的正整数,则方程x^n + y^n = z^n (x^n 表示x的n次方)没有非零的有理数解(你或许会想为什么我会说“有理数”而不是“整数”?仔细想一想)。费马的儿子在费马1665年去世之后整理出版了父亲的手稿和笔记,才使得这个断言公之于众。

 

费马是认真的吗?

 

考虑到费马在今人中的名声很大一部分源自于这个声称,一些人想知道是否有可能他故意误导后世的人们以博得死后的荣耀——他明知这是个困难无比的问题,但在心里察觉到,若他声称有一个办法,那他死后就会像一个无与伦比的圣人那般著名。他的所谓的证明会是纯粹的虚张声势吗?

 

这是个有意思的观点,但这并不符合我们了解的费马和他那个时代的人。像费马大定理这样的问题并不能激起费马时期那些顶尖的数学家太多的兴趣。微积分正在欧洲文化的子宫里孕育,那些导致了微积分被发明出来的问题才是人们的兴趣所在。费马在解析几何、计算领域、光学、最优化上的创造性工作——正是这些让他享有巨大的声誉。

 

相反,费马在试图让人们相信诸如他的大定理之类的问题有很大价值时遇到了重重困难。他用以构造“佩尔-费马方程”解的步骤确实引起了一些人的兴趣,比如约翰·沃利斯,但是沃利斯觉得费马否定性的结果索然无味。布莱斯·帕斯卡,他很赞赏费马在概率论上先驱性的工作,然而对费马在数论上的工作却是不屑一顾。

 

如果我活在费马的时代,我会很同情费马努力所做的工作,但是恐怕我很可能会站在那些怀疑者的一边。我能想象我自己会说:“数学难道不该是解出方程,而不是证明它们无解吗?如果试图找出所有数字解导致我们要去考虑那些压根就没有解的方程,那么从一开始,试图寻找它们的解不就是个错误吗?难道这不是告诉我们费马在问一些错误的问题吗?”

 

费马敦促他的同时代人在解方程时加入有理性和整数性的要求,并没有其他原因,纯粹是为了使方程更具挑战性。在实数范围内容易解出的方程,在加上诸如有理解或整数解等附加条件后会变得极端困难而精妙。后代人开始视这种精妙为一件好事;这些问题很难但仍然可解的事实表明了这些问题值得研究。随后世纪里最伟大的数学家们,比如莱昂哈德·欧拉、卡尔·弗雷德里希·高斯,对费马的工作非常感兴趣,甚至对他遗留下来未完成的工作更加有兴趣;他们的认可使得费马关于整数谜团的杂乱口袋变成了数学中一个叫数论的分支,并赋予了这个领域自己的合理性和无尚荣耀。应当说明高斯对费马大定理并不感冒,他曾明确指出(在对n=3的情形找到一个证明后)在数论中可以很轻易地提出许多这样很困难的问题。

 

到十九世纪早期,数学家们已经解决了费马所有的猜想——除了这一个,这也致使这个遗留的问题被冠以“费马大定理”的名号。(不妨告诉你,费马“倒数第二大定理”是被柯西在1813年证明了。)费马声称他关于费马大定理的证明是“绝妙的”给人类知识的鸿沟增添了额外的凄美。

 

让我们返回十七世纪,费马问题的巨大困难使得很多数学家认为他们应该把心血努力转移到别的地方。正如费马的同代人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写道,“有别的更好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做。”所以,要是费马想用不诚实的断言来使人们佩服,那他就不该打费马大定理的主意。

 

 

你仍可以刻薄的怀疑,费马的缄默就是他根本没有那个证明的证据。不过你得知道,对于费马而言,对一个命题不给出证明是一件寻常的事,并不是什么例外。他没有发表任何关于数的工作,但他通过和其他数学家的通信来是自己满意。(不错,费马是一个“业余的数学家”,不过话说回来,谁不是呢?)他就像在和他的通信者玩一个奇妙的游戏,他提出一个问题并且暗示如果对方无法解决他就会揭示答案。所以,很有可能费马确有一个关于他的“大定理”的证明,但是在别人绞尽脑汁徒劳无功之前他不愿揭秘,这样就更能显示他自己的聪明。

 

 

总之,我从未见过任何可信的证据表明费马在书页边角写下的评注是在误导后人。我认为费马是真的找到了一个论据并且他觉得是一个有效的证明。那绝不是安德鲁·怀尔斯和理查德·泰勒的手段,他们的手段包含了太多的数学新概念(像是“椭圆曲线”)和历代数学研究者的杰出成果,这些都是在费马死后才被发展出来的。数学史专家们认为费马一定拥有一个他自己确信无疑的证明。

 

 

如果我们想要理解当费马说他证明了某个数论中的问题时他是什么意思,我们需要了解他用了何种方法。幸运的是,这一点费马能够亲自告诉我们,因为在他一生中,他确实给出了这么一个数论问题的详细证明过程。他使用了一种方法,他认为是他对数论这门学科最重要的贡献:在1657年给皮埃尔·德·卡尔加维的一封信中,费马称其为“无穷递降法”。

 

无穷递降法

 

很容易给出一个后项比前项大的无穷正整数序列:如素数序列、完全数序列或者1,2,3,4……但你能想出一个后项比前项小的无穷正整数序列吗?只要稍微想想你就会回答“不可能”。比如,取第一项是一百万,那么第二项至多是999999,第三项至多是999998,一直下去;在一百万项之后(不会更多),这个序列就会发现自己被逼到了角落里,这是因为每一项都要求是正整数。如果第一项不是一百万,是个更大的数,比如十亿,那么这个序列仍然会到达终点,尽管要很多很多项之后。这就是说,不存在无限长的正整数递减序列;无论首项多么大,一个正整数的递减序列迟早都会终结。这个似乎不起眼的费马原理却有着意义深远的结果。

 

 

举个例子,让我们把费马的方法运用到这个方程:xy + y² = x² ,我们来证明它没有正整数解。费马会用纯代数的形式来陈述他的证明,而我将采用几何的途径,来使证明的逻辑更清晰。要提醒的是,费马从未将他的无穷递降法用在这样简单的方程上,他发明这个方法是为了敲开更硬的坚果,例如方程x^4 + y^4 = z²,在他给卡尔加维的信中明确的展示了这个方法。

 

 

为了开始我们对方程 的分析,首先把“x”用“a”代替,把“y”用“b”代替,这样方程就变成了ab + b² = a²;然后将它变形为(a+b)/a = a/b;接下来将这个方程表示为几何形式,我们可以画一个a×(a+b)的矩形,它里面包含了一个a×a的正方形和一个a×b的矩形,如下图所示。

 

 

方程(a+b)/a = a/b表明大矩形相似于小矩形:即将大矩形旋转90度,再把它按比例缩小就得到了小矩形。因此,这个大矩形就是古希腊人所说的“黄金矩形”:它包含了一个正方形和其自身的缩小版。同样,这个小矩形也相似于大矩形,它也是个黄金矩形;正如下图所示。所以,这个小矩形也可以分解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更小的矩形;这个更小的矩形还能分解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更更小的矩形……可以将这个过程一直无限进行下去。

 

 

当你第一次看这张图可能会有点眩晕,但这在数学上不成问题。如果从一个黄金矩形开始,你可以画越来越小的正方形和越来越小的黄金矩形,直到你实在没耐心了(或者找不到更尖细的铅笔了)。但是,假如你不是从一个黄金矩形开始会怎么样呢?要是你想徒手画一个黄金矩形,怎么画呢?甚至如果你要求你的黄金矩形每边都是整数个单位长,这又会如何呢?

 

 

这样的话,你就陷入了麻烦之中,而费马的无穷递降原理会告诉我们为什么。但是首先,我们需要对图一做一个似乎很天真的观察:如果大矩形的边是整数,那么小矩形的边也是整数(代数语言:若a+b和a是整数,则a和b是整数。这是因为我们可以将b写为(a+b)-a,这是两个整数的差。)为了看出这将导出什么,来看接下去的下面那张图中的小黄金矩形。如果最大的是整数边,那么小的也是,更小的也是,一直下去都是。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无穷递减的整边矩形序列。看出问题了吗?拿出每个矩形的短边,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无穷多项递减的正整数序列——但是这是不可能的,这由无穷递降原理可知。所以,不存在一个整数边长的黄金矩形。

 

间接证明

 

我们刚刚所展示的证明就是一个间接证明:为了说明某个命题在数学上是不成立的,我们只要说明它的成立会与自身产生矛盾或与已知的产生矛盾即可。举个例子,为了证明不存在整数边长的黄金矩形,我们证明了要是这样的矩形存在就会导致存在无穷递降正整数序列,而这一点与无穷递降原理矛盾。

 

 

如果这是你第一次领略非直接证明,你也许会感到有些不安——这仿佛在骗人!如果你这么觉得(有这种感觉很正常),那我告诉你这是一种和我们现实世界并不十分相称的推理方式,在这种推理方式下,事物的性质是受到怀疑的,这样你或许会感觉好一些。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你的大脑会对这种方法有所警惕。但是在数学中我们处理的是经过精确定义的抽象概念,而不是凭经验的观察所得,因此运用矛盾来证明是一种合理的推理方式。在构建可数数这一数学论据时,我们被允许作出没有无穷递减的可数数序列这一假定——不是因为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没有遇到这样的序列,而是当我们说可数数时它就已经暗含了这一性质。

 

 

如果你认为要是没有间接证明数学会发展的更好,这就有一个问题值得深思:那你还能用什么办法去证明某个东西是不存在的呢?通过遍寻它可能存在的地方然后发现哪儿都没有它?当这样的地方是无限多个时,这种办法就不管用了!

 

 

间接证明的一个好处是,在你紧接着的推理过程中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目的地:你只要到达其中任意一个矛盾的地方,那就完成了证明。可以把推理的过程想象成地理位置依赖于知识状态的导航过程。如果你试图证明“若命题P,则命题Q”,那么你就会从P出发尝试建立一条通往Q的路线;也许只有惟一一条路线,找到它可能要很高明的技巧。但是,如果你试着去证明命题P和命题Q的否定放在一起可以产生一个矛盾,不管是什么样的矛盾都行,都可以使你到达原来的目的地。你可以马上就试试从一些前提假设作一些随机的结论,再看看它们把你带到了何处!所以这种证明方法经常能给你提供比直接证明更大的前进空间。

 

 

如果你喜欢上面那个没有整数边长的黄金矩形的证明,你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试着证明,不存在五条边和五条对角线都是整数的正五边形。

 

 

费马知道什么?他什么时候知道的?

 

费马有找到了一个正确的证明的可能性,但是这一点随着时间流逝变得越发不可信。因为那些掌握着费马所知道的所有数学工具的业余数学家们,足够聪明也花了足够多的时间在数学上,都没能找到费马大定理的一个初等证明。要是真有那么一个简单的证明,会时至今日还没被发现吗?

 

 

大多数历史学家倾向于费马犯了个错误这一观点。(这可能不是他唯一的错误;参看参考列表中的文章“费马的错误”。)这一假设会更可信如果历史学家们能够重现关于费马大定理的那些似是而非的费马式的错误证明。其中之一是费马之后两个世纪,数学家拉梅的那个错误证明;尽管它包含着一些费马那个时代所没有的想法(如将复数引入数论),不过费马很可能有一些基于直觉的、怪异的方法去处理数,而不使用我们今天的方法,比如精巧的三角学方法。所以费马可能有一个天才的方法比拉梅早两个世纪犯了那个错误。

 

 

即使没有拉梅的那个例子,我们也能够看出费马是在试图解决一个极其容易犯错的问题。证明一个东西不存在几乎总是要用到间接证明,当你构建了一个间接证明,找出任意一个矛盾就行了。这就使得很容易构建出一个虚假的间接证明:仅仅犯了一个代数错误,就推出了一个矛盾,而这个矛盾却并不能由你最开始的前提假设推出,它仅仅只是起源于你推理中的一个小错误。

 

 

大多数对费马的证明抱有兴趣的数学家都得出了和我相同的结论,这也是我在文章标题的选择中所暗示的。这个词组“深夜小狗神秘事件”来自于《福尔摩斯》里的故事《银斑马》,在这个故事里,福尔摩斯向苏格兰警察厅的侦探格雷戈里解释了他的推理。

 

 

格雷戈里:“你还有其他东西想引起我的注意吗?”

 

福尔摩斯:“ 这只狗在晚上的奇怪举动。”

 

格雷戈里:“这只狗夜里什么都没做。”

 

福尔摩斯:“那才是一件奇怪的事。”

 

 

对于我们而言这个奇怪的事是,在他所有的信件中,包括他1659年最后一封给卡尔加维的信(在这封信中他在总结了他一生在数论中的所做的工作),费马也没有提到他证明了费马大定理。他的确证明了x^4 + y^4 = z²没有正整数解,由此可以推出n=4时的费马大定理成立。费马也声称用他的无穷递降法他也证明了x³ + y³ = z³没有正整数解。但是对于方程x^n + y^n = z^n,当n大于4的时候,他沉默了。是否有可能在他原以为自己证明了费马大定理后,突然意识到实际上他并没有?而他也忘记了在那一页书上重新作个声明,或者他根本就不记得自己写过那段评注?

 

 

我们永远也不可能知道真相了,但是除非直到有更多的证据,那似乎是这个数学谜团貌似最真实的答案了。

 

 

微信、手机QQ搜索关注 DuoDaaMath 每获得更多数学趣文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duodaa

中国校友会网发布中国数学本科专业星级排名

 

微信、手机QQ搜索关注 DuoDaaMath 每获得更多数学趣文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duodaa

 

 

近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发布了2016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行榜。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星级排名也同期发布。星级排名的最高星级为7星(★★★★★★★)。榜单公布了三个星级的排名,分别是7星级(★★★★★★★)、6星级(★★★★★★)、5星级(★★★★★)。共有17所高校的数学专业进入榜单。

 

最高星级有4所大学,他们并列排在第1名——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办学层次都被评定为世界知名高水平专业。而其余13所大学分别评定为6星级和5星级,办学层次分别为中国顶尖专、世界知名专业、中国一流专业。

 

最后附上星级排名的详细图表,注意排名中大量并列的情况,哆嗒数学网的小编提醒你,这是中国校友会网排名的特色。

 

 

微信、手机QQ搜索关注 DuoDaaMath 每获得更多数学趣文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duodaa

爱丽丝2:下午茶前的四元数派对

 

微信、手机QQ搜索关注 DuoDaaMath 每获得更多数学趣文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duodaa

 

 

5月27日,迪士尼的3D魔幻电影大作《爱丽丝梦游仙境2:镜中奇缘》在北美和中国大陆同步上映。这是2010年《爱丽丝梦游仙境》的续作。
 
 
两部电影的素材都分别取自刘易斯·卡洛尔的两部小说——《爱丽丝梦游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以及《爱丽丝魔镜之旅》(Alice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原著中那光怪陆离的世界,在电影中得到了重现,不同的是女主角由一个小女孩变成了一个成年女子。
 
 
然而,如果我告诉你这两部小说都充斥着数学内容,你会不会认为我脑洞开的实在太大了?恩,我就知道你会这样说,好吧,你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从作者刘易斯·卡洛尔说起。卡洛尔是作者的笔名,他的原名叫道奇森,是英国著名大学牛津大学的数学讲师。一位数学老师的著作里的内容,如果灵感来自他的老本行,总是可以理解的吧。
 
 
不过,卡洛尔在“爱丽丝”中的数学暗示,很多都不是对数学的推崇,而是对当时的一些“新数学”的调侃或者说讽刺。要说清这一点,我们不得不回顾一下历史。《爱丽丝梦游仙境》在1865年出版,而那个时代,数学这门学科也在经历一场大的变革之中。一些诸如非欧几何、抽象代数这种更为抽象的数学开始发展——数学开始变得更加抽象,越来越脱离人们的直观感觉。
 
 
用现在的观点来看,这场变革是多么让人兴奋与惊奇。但是,作为历史的局中人可不能向现代人一样站在历史的高处俯瞰自己的时代。和所有变革一样,总有人会对变革采取反对或者排斥的态度,这其中就包括“爱丽丝”的作者卡洛尔。
 
 
卡洛尔不能接受一些没有直观意义的纯数学概念。比如能对负数开方的虚数,比如算术研究中使用变量。对于哈密顿1843年发明的四元数,他更是不喜欢。
 
 
四元数是形如a+bi+cj+dk的数字全体。其中a,b,c,d是实数, i² = j²  = k²  = -1,ij=k、ji=-k、jk=i、kj=-i、ki=j、ik=-j。 当c=d=0的时候,四元数就是复数。所以,四元数是复数概念的推广。和大多数当时的数学家一样,哈密顿在为四元数找直观的解释。i,j,k可以理解为旋转,对于第一个分量a,哈密顿隐隐约约的提到过,可以理解为时间。
 
 

卡洛尔在数学上是绝对的无名小辈,所以对那些数学大家的“嘲讽”是用非常隐晦的“吐槽”进行的。原著中有个著名桥段,就是疯帽子的茶会。本部电影中演绎了原著中这个茶会的主要情节。不同的是,爱丽丝因为还在时空旅行而没参加茶会。茶会里本来有三个人,疯帽子、三月兔、睡鼠。

 

 

后来“时间”闯入。茶会开始前,因为“时间”感到疯帽子愚弄了他——其实看上去是真的愚弄了他——于是愤然离席。离席前,把时间永远定格在了茶会开始前1分钟。这样,疯帽子永远只能循环往复从座位站起又坐下,三月鼠永远只能重复他倒咖啡放糖的动作,而睡鼠就像复读机一样反复念到“鬼才相信他说的!”。

 
 
 
卡洛尔似乎认为,哈密顿的四元数就像这个茶会一样扯淡。一个重要的分量时间没了,于是剩下的分量只能原地打转。
 
 
 
其实,原著和第一部中还有很多类似对数学的嘲讽和吐槽,我们哆嗒数学网的小编建议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搜索一下。
 
 
 
 
 
最后,告诉大家关于这个小说的另外一个数学趣事。当时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看了《爱丽丝梦游仙境》非常喜欢,对身边的人说,以后卡罗尔的每一本著作都要呈上来给她阅读。结果卡洛尔的下一本书是名叫《行列式基础》的线性代数教材。我们不知道,女王陛下拿到这本教材的时候会是什么表情,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唯一一本女王钦点要看的线性代数教材。
 
 

微信、手机QQ搜索关注 DuoDaaMath 每获得更多数学趣文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duodaa

2016年度邵逸夫数学科学奖得主揭晓

微信、手机QQ搜索关注 DuoDaaMath 每获得更多数学趣文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duodaa

 

据邵逸夫奖官网(shawprize.org)6月1日消息。2016年度邵逸夫奖得主揭晓,六位科学家获颁奖项。今年为第十三届颁发,颁奖典礼定于2016年9月27日(星期二)于香港举行。


数学科学奖方面,2016年度邵逸夫数学科学奖颁予英国牛津大学教授奈杰尔·希钦 (Nigel J Hitchin),以表彰他对几何学、表示论和理论物理学作出极重要贡献。他引入了基本而优美的概念和技术,影响深远。


  几何学是数学的核心。它与数学的其他部份有着密切的联系,包括与研究对称有关的表示论、微分方程、数论,近年更与理论高能物理有所关连。邵逸夫数学奖的官方新闻稿中介绍,希钦是我们近代最有影响力的几何学家之一。他的研究工作,为几何学及其相关的科目带来深远的影响。他多次发现几何学中优美又自然的特点,这些特点至为关键,激发了很多其他领域的研究工作。

 


   有趣的是,希钦教授却与大家熟知的其他著名的数学大奖无缘。曾有数学家表示,“邵逸夫数学奖有点好玩,似乎专门给得不到其他大奖的,往好处想不是锦上添花,往不好的想是做补充”。这确实多少符合邵逸夫数学奖的部分风格,但也不尽然,我们哆嗒数学网的小编可以帮你回顾一下,就近几年一些菲尔兹奖得主也获得过此奖,比如孔采维奇(2012)、法尔廷斯(2015)。

 

附录:“邵逸夫奖”简介


“邵逸夫奖”是按邵逸夫先生的意愿在2002年成立,以表彰在学术及科学研究或应用上在近期获得突破性的成果,和该成果对人类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的科学家,原则是不论得奖者的种族、国籍、性别和宗教信仰。


“邵逸夫奖”是国际性奖项,由邵逸夫奖基金会管理及执行。邵逸夫先生亦为邵逸夫慈善信托基金和邵氏基金会的创办人,这两个慈善组织主要发展教育科研、推广医疗福利及推动文化艺术。


“邵逸夫奖”有三个奖项,分别为: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数学科学。每年颁奖一次,2015年前每项奖金一百万美元,从2016年开始每项奖金增加至一百二十万美元。

 

 

微信、手机QQ搜索关注 DuoDaaMath 每获得更多数学趣文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duodaa

 

数学告诉你结婚吧,别再约了!

 

原文作者,Ana Swanson,Wonblog记者,原文发表于华盛顿邮报的网站上。

译文作者:小王子,哆嗒数学网翻译组成员。

 

微信、手机QQ搜索关注 DuoDaaMath 每获得更多数学趣文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duodaa

 

 

 

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们怯于对伴侣许下承诺。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无法预料未来会不会有更好的在等着他。早早地确定关系,意味着你放弃了将来会遇见更完美恋人的可能。倘若拖着不表态,那么所有美好的都将错失。人们即便不想与初恋结婚也不想拖得太久。


    
 这个选择对于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而言更是两难。事实上已经有一个简单的数学规律可以指导你走出困境,它能计算出你要寻找多久的伴侣才会决定安定下来。

 

 这个数学问题有很多为人们所熟知的名字——“秘书问题”,“挑剔的求婚者问题”,“苏丹的嫁妆问题”,“见好就收问题(止步问题)”。问题的答案虽然已经由几个数学家得出了,可是直到1960年,在数学爱好者Martin Gardner将答案发表在《科学美国人》后才被普及。

 

 这是一个你需要从一定数量的选项中做出选择的场景。假设你一生中会遇见11个可以认真约会并且决定安定下来的潜在伴侣。碰巧地,你在同一个时间遇见了他们,那么你将毫无疑虑地选出你的最佳伴侣。遗憾的是这样选择终身伴侣的方式明显是不现实的。

 

其中之一的问题就是追求者出现的顺序是随机的,而你又无法判断现在的追求者与将来会遇见的追求者相比谁更好。现在的同伴是否只是过客?还是说他或她已经是你的真爱了?还有一个问题是,一般情况下,被你拒绝过的追求者与你之间的关系很难再回到过去了。

 

 

那么,到底该如何寻找你的另一半呢?可以说,这就是一种赌博。并且和大多数的赌博游戏一样,它有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头奖,而且你可以知道并提高自己获得头奖——最佳伴侣的机会。确实存在这样一个可以增加你的胜算的奇妙答案。

 

这个奇妙的数字是百分之三十七。要想以最高的机会挑选到最佳求婚者,你应该考虑并拒绝你一生中前37%的追求者。(如果你对数学感兴趣,你就会知道0.368或者说36.8%来源于1/ e。)事实上,你只要遵循一个简单的规则:如果遇到了比任何一位前任都优秀的,那就选择他。

 

要想将这个规则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你必须得知道你一生中会有多少位可能拥有或希望拥有的追求者——而这是不可能明确知道的;你还必须判断出谁有资格作为备胎,谁又只是一时冲动。而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不是清晰的,所以你只能去估计。在这里,我们假设你在你的人生历程中将有11位真诚的求婚者。

 

如果在11个追求者中随机选择,你选出最佳伴侣的概率约为9%。但如果你使用了上述的方法,挑选出最佳伴侣的概率将明显增加到37%。这虽然不是一个肯定的概率,但远胜于随机选择。

 

数学家汉娜·弗里曾在2014年TED上迷人的谈话中揭露过,这个策略不能保证百分百成功的,而是有风险的。比如说,你所遇见的是下面的插图中描绘的情景,你的初恋就是你最完美的另一半,按照规则,你无论如何都会拒绝他。而当你继续和其他人约会时,再没有能比你的初恋更好的人出现了,可以预料到,你会拒绝所有的追求者,决定和你的猫相依为命。(当然,也不排除有人会更喜欢让猫来当男朋友或女朋友的可能性)。

 


下一幅插图表现的情景或许会更现实一些:当你在你的情感世界里先遇见的是一连串不靠谱的前任。按照规则,即使你下一位约会的对象只比你的前任们好那么一点点,你也还是会嫁给他。但是他任然不是一个好的对象,而实际上未来还有更好的。

 


有很多方法可以证明这个策略是会出错的。但与任何其他的方案相比,不论你想考虑的对象是10位追求者还是100位追求者,它依然是你最值得期待的指导你获得真爱的方法。

 

这个策略是如何起到作用的呢?一旦你决定在茫茫人海中认真地寻找一位候选人的时候,它的作用就会突显出来。你既想和足够多的人约会以掌握选择权,又不想选择太久而增加错过理想情人的风险。于是,你就需要借助这样一个可以权衡是太早还是太迟安定下来的风险的准则。

 

这个逻辑在越小的例子里可以越清晰地解释清楚。不妨设在你的一生中你只有一位求婚者。如果你选择了那个人,那么你就永远地赢得了这场赌注,他或她就是你一生的陪伴。

 

如果你有两个追求者,那么现在就是有一个平分秋色的机会可以挑选到最好的追求者。这种情况下,你是用我们的策略——在选择一位候选人前考虑过另一位候选人还是用其他的方法都不重要。因为无论你用什么方法,你选到真爱的概率都是50%。

 

但是当追求者变多的时候,你就将注意到秘诀到底是如何帮你获得真爱的。下面的图比较了从三位追求者中随机选择到真爱的成功率。每位求婚者被置于自己的方框中,并根据他们的品质排了序(一表示是最优,三表示是最差)。如果你按照策略中指导的那样做选择,你会发现,在一群追求者中获得真爱的机会显著地增加:

 

 


图中:如果不论什么情况都选第一位追求者,你选到真爱的次数是2次(2/6);
如果不论什么情况都选第二位追求者,你选到真爱的次数是2次(2/6);
如果不论什么情况都选第三位追求者,你选到真爱的次数是2次(2/6);
但是如果你考虑并拒绝了第一位追求者,在之后的追求者中选择比之前好的那位,你选到真爱的次数是3次(3/6)

 

 数学家们在不断重复上述过程时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当“追求者”趋向无穷大时,在求得真爱之前,你需要考虑和拒绝的追求者的最佳数量是收敛于一个特殊的数字——37%的。

 

 在数学领域中解释这个策略是如何起到作用的,又是另一个通俗易懂的数学知识,这与神奇的自然常数e有关。e是唯一一个可以在统计学中描述在只有成功和失败两个结果的统计试验中成功的机率的数字。(可以在二项分布中起独有作用的数字?)

长话短说,凭这个策略,不论你所评估的对象是追求者,还是其他重要的东西,公寓,房子,或是卫生间,你在未知序列中都有最大可能选到最合适的对象。

 

其他变形问题


还有一些问题的变形,根据不同的变动,结果也将稍作变化。


在上述的场景中,你的理想就是是最大限度地提高你在一群追求者中找到真爱的机会——如果你找到了真爱,你就是赢家;如果你选择的是其他任何一个人那你就是失败者。但在现实中,更多的是像数学家Matt Parker笔下的那样的情形,“如果得到的比最好的不差多少,这只会给你带来微不足道的不悦。”你并不一定要求最好的,即使选择了次好或第三好的,你也依然很满足,那么孤独终身对你而言依然遥远。

 

如果你的理想就是找一个很好的相伴者,而不是最好的那一位,那么这个策略也要随之改变了。在这种情况下,不妨设你一生中会遇见n个求婚者,那么,在决定接受任何人之前,你将考虑并拒绝的求婚者是根号n个。正如上面的公式,过了这个准点,错过理想伴侣的赔率就将超过早早就获得真爱的赔率。就像在上述11个追求者的模型中,30%就是那个错过理想伴侣的风险超过早早获得真爱的准点。因此,你只需考虑并拒绝一生中前30%的追求者,而不必再遵循之前的数据37%了。

 

总而言之,这个方法意味着你会更早地选好伴侣安定下来。并且你有很高的机率和非常好的人相伴终身,同时还降低了孤独终身的概率。根据帕克说法,在10个人之间做选择,使用这个方法你将获得的基本上是你有75%概率满意的人。在100个人的选择中,你将选到的基本上就是你有90%概率满意的人了,这已经比大多数人希望的要好多了。

 

1984,一位名叫Minoru Sakaguchi的日本数学家进一步升级了对这个问题的处理,因为她发现坚强独立的男性和女性会更有魅力。在sakaguchi的模型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虽然想找到他们的真爱,但他们更愿意过独身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直到考虑了约60.7%的候选人才会寻找可以确定关系的人。你注意到,一旦人们不再在意自己是否会孤独终老,他们将很乐意考察更多的候选人,收集更多有关他们的信息,自然而然地也会有更大的机会选择最最棒的那位。

 

虽然说这些模型都是理论上的,但它们也支持了一些交往方面的传统观点。首先,想要选择一个人安定下来他给我们无法拒绝的理由去认真交往。如果没有约会的经历,你就没有足够的认知在约会这潭深水中理性地做出选择。最普遍的情况就是你会认为你遇见的第一或第二段情感就是你的真爱,当然也不排除例外。

 

其次,你什么时候安定下来和你的要求也是有关的。如果你想找一个非常好的对象来减少你最终孤独的机会,经过审查和拒绝在你一生中可能拥有的前30%的追求者之后,你就该早早地安定下来了。

 

但如果你确定自己的目标就是从追求者中找到最好的,那你不妨等待久一些,审查和拒绝了追求者总数的37%后再确定关系。如果你想找到你的完美配偶,并且你也不介意孤独终身,那你可以再耐心些,在考虑和拒绝60.7%的追求者后再开始寻找你的伴侣来结束单身,这些方程既让那些担心会错失真爱的人安心,也指导了那些因为不知道他们将来会失去什么而怯于对同伴许下承诺的人。这道数学题恰巧指导了你不必为了不错过真爱而大海捞针。

 

 

 

微信、手机QQ搜索关注 DuoDaaMath 每获得更多数学趣文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duodaa